竹塹風情
新竹市介紹:
台灣很少有城市能像新竹一般,既擁有大片翠綠山林,在這面積僅有104.1526平方公里的城市,可以到18尖山賞花健行,或到17公里海岸騎單車遨遊,廣達一千多公頃香山的濕地,是大甲溪以北螃蟹數量最多的潮間帶,也因此定期造訪台灣的候鳥,有半數每年都在新竹的海邊逗留。
新竹市三面環山,一面向海,又位居台灣的西北方,這樣的地形與理位置,造成了冬季東北季風十分強盛,所以有「風城」之稱。季風由沖積平原的東南向西北沿「喇叭狀」地勢吹入,所以無論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一進入新竹市,就立即受地勢約束而增強,就像一股「穿堂風」一樣貫入新竹,所以民間早就有「新竹風、基隆雨」的諺語。

城區古蹟漫步之旅:
要認識一座城市,最好的方式是從古蹟開始,古蹟見證了時代權勢的變遷,走一趟古蹟之旅,不必匆忙趕路,只需安步當車,來慢慢品味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。

新竹市東區:傳統與現代並存
新竹市的東區有充滿自然綠意的十八尖山、新竹公園,也有如清華大學、交通大學、新竹高中、新竹女中等學府,創造文風鼎盛的學術氣氛;更有如孔廟、東門城等文化古蹟,讓生活在這花園城市中的人們,站在已全然現代化的街頭,緬懷過往歷史,發思古之幽情。

新竹市北區:文化與行政樞紐
新竹市北區為新竹市政府、新竹市議會、警察局、地方法院、演藝廳、圖書館等所在地,是新竹市文化及行政的樞紐,加上新竹漁港及新竹沿海十七公里生態休閒觀光帶等觀光景點,可說是認識新竹市海岸線自然及人文文化的大門。

十八尖山公園自然之旅:
走上十八尖山,迎風而來的是花葉香氣,盈耳繚繞的是婉轉鳥鳴,觸目可及的是綠意森林,在此得以享受純天然的自然之美,這座位居新竹市東南郊的丘陵地,其地形由新竹縣北郊迤曳向南成新月形,延續了七、八公里,由十八個峰頭組成,東麓與清華大學為鄰,西麓的學府路上與交通大學(博愛校區)、新竹中學、新竹商校與建華、培英兩所國中相接。早在日治時代的1928年就劃為森林公園,並在軍事管制區的保護下,造就了天然林與人造林的混合景觀,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情。

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看海之旅:
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,南至南港,長約17公里,每年4月舉辦看海月,上千公頃的潮間帶是北台灣最大的海濱溼地,孕育了大量的蝦蟹、貝類與植物,擁有豐富的溼地生態景觀。

新竹市科學園區:
先進的科技,改善了人類的生活,聞名於世的台灣矽谷-新竹科學園區,除了是科技產業中心之外,也有許多優美的景致,讓人與科技更親近,在這裡,可以看見世界最頂尖的技術,也可以看到台灣最有活力的一面。

新竹市香山區:充滿自然風貌的生態天堂
香山區的地名典雅,傳說是國姓爺(鄭成功)治台時,此地為竹塹社番所居往,沒有固定名稱,後移居至此的漢人看見大坪頂一帶,漫山遍野盛開著無名花草,芬芳無比,所以此地命名為「香山」,佔地廣闊的香山區,正以自然風貌等待遊客前來,此區有中華大學、玄奘大學,元培科技大學等。